一汽-大眾:匠人匠心,創造高品質

2023-05-22

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一汽-大眾持續得以高質量發展的穩固基石。以創新工作室為特色的人才隊伍建設模式起步早、效果佳、氛圍好,已成為一汽-大眾工匠文化的標志性載體。創新工作室圍繞“攻關、創新、孵化、引領”方向,以“思想引領主題制、課題立項攻關制、經驗橫展共享制、示范激勵榮譽制”為基礎,成為鍛煉提升、培育人才的重要平臺,已經發展成一支覆蓋公司主要專業、各大基地同步發展的工作室集群。目前,一汽-大眾擁有各級創新工作室24個,其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一汽集團級工作室14個。


05_01.jpg


已成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金濤創新工作室”是一汽-大眾第一個正式掛牌的創新工作室,領軍人金濤是長春生產整車制造一部焊裝一車間的維修工長。2012年,金濤作為吉林省最年輕的黨代表參加了黨的十八大,為更好的發揮黨代表和勞模的示范作用,次年一汽-大眾成立了“金濤創新工作室”。


05_02.jpg

長春生產整車制造一部焊裝一車間維修工長 金濤


金濤回憶說,那時正值汽車行業高速發展起始之時,伴隨著一汽-大眾眾多新項目的啟動,大量新技術引入到生產體系內,給一線帶來了最大的挑戰是技術工人不足,“數”和“質”上都有缺失。2013年的時候,焊接車間有機器人超過了三千臺,六千人的員工隊伍中,有6%到7%的專職的技術工人負責維修設備,挑戰是非常大的。他們的創新工作室核心功能是做技術人員的培訓和輸出,圍繞著技術培訓職能,又拓展了技術攻關、技術轉化和技術創新三個功能。做了多年的技術積累之后,從2017年開始,金濤工作室把培訓的職能逐步轉向價值創造和難題攻關進行轉變,更好地解決現場問題?!肮疽步o我們特別大的支持,支持我們開發了120門的專業課程,作為技術工人提升基礎的資料庫。如今,我們單一工作室培訓的高級技師已經超過40人。


05_03.jpg

長春生產沖壓中心模具維修車間工長 牟少志


牟少志是長春生產沖壓中心模具維修車間工長,專業領域大名鼎鼎的高級技師?!澳采僦緞撔鹿ぷ魇摇眲摻ㄓ?015年,2019年被吉林省授予“吉林省首席技師工作室”,2020年8月被國家人社部授予“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牟少志創新工作室目前有成員28人,其中12人獲得公司及以上榮譽稱號及獎勵,更在各級大賽上摘金奪銀,牟少志本人更是初評為“中國一汽首席技能大師”不僅如此,他們發揮規模優勢和技術專長,相繼協助五地六廠形成了以牟少志工作室為核心的、規?;哪>呔S修專業工作室群。工作室成立至今,已為一汽-大眾五地六廠培養模修工80多人,累計開展17門培訓課程,參加培訓的員工更是高達8000余人時。


在2023年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一汽-大眾再傳喜訊,高級技師牟少志立足模修質改崗位,在創新開拓、帶隊攻堅方面做出突出貢獻,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05_04.jpg


長春基地之外,創新工作室在一汽-大眾其他各基地也都落地生根,碩果累累。


05_05.jpg


天津分公司構建以八大創新工作室為龍頭,涵蓋分公司沖、焊、涂、總、質保、物流、數字化等各業務板塊的縱向體系,同時通過橫向打通管理,實現工作室業務的網狀互聯,達到“小機構大網絡”,呈現出創新工作室靈活高效的突出特點。目前天津分公司擁有一汽集團級創新工作室1個,省級創新工作室6個,天津市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1個,濱海工匠1人,濱海技能大師2人,一汽-大眾工匠1人。


05_06.jpg


青島分公司從2018年開始建設創新工作室,目前已經發展成一支覆蓋公司沖、焊、涂、總、物流和數字化的工作室集群隊伍,先后培養了6 名技師,3名即墨工匠,1名齊魯首席技師,為公司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創新工作室的模式不僅實現了五大基地全覆蓋,還細化到不同領域、不同環節的有的放矢,直接發揮助力生產經營的功效。對此,一汽-大眾總經理、黨委書記潘占福的說法是:我們要把工匠精神從理念變成制度,融入企業整體創新重要環節中,研發、生產、銷售、質量控制等過程中,體現在每一個具有高水平的、體現“主動思考能力”的工作細節與技術環節中。


凝聚“匠心”的創新平臺


有為才能有位,這不單指個人,組織也一樣。創新工作室之所以能夠在追求高高效的一汽-大眾遍地開花,不僅是因為它們培育了一大批在崗位上出類拔萃的操作人才,更可貴的在于他們凝心聚力做的每一個項目都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都與生產實踐中急、難、險、重任務的密切相關。


金濤說,建工作室不是為了擺樣子,要切實地發揮作用。在工作室的建設模式上,金濤工作室采用主站和衛星站相結合的方式,“目的就是把工作室建到我們的生產現場去,只有貼近現場,扎根現場,才能更好的發掘、解決現場的問題?!彼f,創新工作室雖然在物理上有固定的操作間,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們的工作室是在現場。把創新工作室建到生產一線,聚力解決生產中急難險重問題,攻克實際工作中的痛點,同時也能保證工作室的活力。工作室在運行過程中,更多的采用項目管理的形式,根據實際需要吸納各個維度的人員,由技術骨干和學徒工共同解決問題,專家和工程師從不同角度參與其中,“這對年輕人而言,這是一種寶貴的伴隨式成長”。


05_07.jpg


創新工作室蓬勃的生命力還得益于他們與時俱進的發展方向上。隨著數字化的快速到來,為了加快數智化成果的快速轉化、落地,一汽-大眾各大基地都建立了與之密切相關的創新工作室。長春生產基地從自動化程度高、數智化領域基礎更扎實的焊裝領域入手,建立了公司唯一一個集團級的數智化方向創新工作室。通過該支點,以自主開發為主,打造高自動化率、設備互聯、智能維修的高可動率焊裝車間,取得了一大批應用成果和先進經驗,被評為“中國汽車行業標桿數字化車間”。


05_08.jpg


天津分公司各創新工作室以技術地圖為抓手,建立起技術盤點機制。從工藝鏈、維護鏈、數字化、前瞻技術四個維度出發,對工藝要求、深度原理、掌握情況三個方面進行量化評價,實現8大專業領域的100%業務技術盤點,將技術狀態數據化、顯性化,易于跟蹤及評價,使工作室工作目標精準,更好地助力生產經營。


05_09.jpg


青島分公司僅焊裝車間創新工作室就獲得集團級以上的創新成果24個,先后獲得“全國汽車行業智能制造創新成果一等獎”、“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等榮譽,為公司創造了超過1000萬的價值。


“創新工作室不僅是技術創新的平臺,同時也是大家展示的一個平臺”, 牟少志說,員工之所以積極參與到工作室的創新活動中來,成為工作室的一員,是因為在這個平臺會創造更多的價值,產出更多的技術成果,個人也會從中有更快的成長,并且也切實能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


05_10.jpg


從公司的角度看,一汽-大眾在不斷地加大對于技能人員的激勵,無論是從職級體系上,還是培訓資源上,都在強化引領力度,價值創造的導向非常明確。


根深葉茂的工匠文化


一汽-大眾在整個發展歷程中,工匠文化可謂源遠流長。



在一汽-大眾長春生產基地嶄新的文化展館中,赫然陳列著已經光榮退役的幾個工位——那是當年一汽派出的能工巧匠從美國韋斯摩蘭拆卸下來,漂洋過海搬遷到剛剛起步的一汽-大眾,又歷盡千辛萬苦安裝起來的捷達生產線,它在一汽-大眾一直高效地運轉了20年,為一汽大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年因為搬遷難度巨大,德國專家曾預言:拆了不一定能裝上,裝上不一定能運轉,運轉不一定能生產出合格產品,合格了不一定能達產。而當年的創業者們硬是憑借勇氣、智慧和巧奪天工的匠心,變不可能為可能,完成了一次跨國搬遷的壯舉,不僅成為中國汽車史上的一段令人嘆為觀止的佳話,也成為一汽-大眾工匠文化的一座豐碑。


正是有了這樣的高標準的起點,一汽-大眾在此后30幾年的躍遷發展中,工匠精神得到不斷傳承、進階、光大,從最初年輕員工學知練技的需求到有組織、成體系的創新創造,從最傳統師傅帶徒弟這種個體間經驗、技能的傳授到今天五大基地“創新工作室”的全面覆蓋,創新人才源源不斷,創新成果目不暇接,提升能力,崇尚創新在整個企業蔚然成風。


在長春生產黨委副書記高啟政看來,一汽-大眾對技能人才一直有著非常成熟的培養體系,在上崗之前就已經進行了系統的技能培訓,但對于維修、質量等這些崗位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則要在常規的培訓體系之外,依靠資深技術力量把拔尖的人才挖掘、培養,精雕細琢,“像金濤、牟少志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現在他們又通過各自的創新工作室培養新人,帶領更多的專業人才成長?!边@些技能大師、勞模,輸出了很多非常有指導意義和實踐意義的知識管理和教材,這些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對于不同層級的人才培養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踐性。


同樣也是從模修工起步的天津分公司高級技師密思斌長年累月立足崗位,潛心鉆研,他帶領團隊每年攻克模具維修技術難題上千項,其中“汽車模具銳棱修復技術”獲國家級專利。目前,密思斌創新工作室正在開發實施智能模具項目,“要給模具裝上大腦”!



高品質沒有終點,創新永無止境。以“攻關、創新、孵化、引領”為使命的創新工作室可謂群星璀璨。匠人匠心,創新創造,他們以一個個出色成就助力企業發展的同時,也在持續詮釋著一汽-大眾工匠精神的卓越內涵。

996热RE视频精品视频这里,天天射综合网,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HOME高清在线观看日本